客户服务

扫一扫联系我们
扫一扫联系我们
近日,武汉市政院规划研究事业部(新质生产力中心)主任工程师李丹应邀为“临空港大讲堂暨东西湖区处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作《城市更新政策解读和武汉市城市更新实践》专题培训。东西湖区委党校肖俊元校长主持会议,东西湖区各委办局、事业单位、街道、各人民团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处级干部、有关企业代表近300余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全面解读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分享了武汉市城市更新实践,并对东西湖区城市更新工
近日,由武汉岩土工程学会和武汉岩土工程专家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岩土工程博士创新论坛在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顺利召开。本次论坛汇聚了湖北省乃至全国知名高校、央企、地方企业及民企等行业内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从业者,其中6位博士进行了主旨报告,共同探讨了智能水利工程、数字化基坑工程与低碳装配式技术等绿色岩土工程的新型及前沿话题。论坛精彩纷呈、团结活泼,为岩土行业成功搭建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促进了行业内的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 创新平台研发中心 高端人才培养中心 高端技术交流中心 &
近日,由武汉市政院主持编制的湖北省《绿色城市道路设计规程》(DB42/T 2419-2025)地方标准,经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批准发布,将于2025年12月20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公司联合行业多家单位,历时三年深入调研国内典型城市绿色道路建设实践,系统总结湖北省实践经验的重要成果。 编制背景 在“十四五”碳达峰的关键窗口期,为积极响应国家在交通领域减污降碳的战略部署,规范绿色城市道路设计,指导绿色低碳建设技术切实落地,并着力解决当前绿色城市道路建设中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建设目标不明确、关键技术存在瓶颈、工程
近日,备受瞩目的新武金堤路(江国路-武泰闸段)正式建成通车!这条由武汉市政院匠心设计的重点交通项目,犹如一条崭新的城市脊梁,磅礴汇入武昌南部的交通网络。 本项目南起江国路,北止巡司河街,全长3.14公里,红线宽50米、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它的贯通,标志着武昌区继白沙洲大道之后,拥有了第二条至关重要的南北向交通大动脉,将极大纾解白沙洲大道长期以来的拥堵压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蓝图早绘,征途坎坷显担当 早在2016年,武汉市政院便已完成项目蓝图设计并顺利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书。然而项目推
近日,第二届武汉创新方法大赛(企业组)决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以“探索创新·向‘科’而行”为主题,汇聚来自众多领域的企业创新精英同台竞技。武汉市政院选送的3个项目表现亮眼:规划研究事业部“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一种多重邻避空间影响下的城边村产城融合发展规划技术”斩获大赛三等奖,园林建筑事业部“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一种自修复晶体防渗、高耐久水泥基材料研发技术”和事业三部“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多维创新设计方法&rd
2025年8月5日,武汉城投集团副总经理,武汉市政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小南带队赴光谷建设公司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开展会谈交流。 光谷建设公司董事长陈柔焰对汪小南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武汉市政院在助力光谷城市建设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予以肯定。在座谈交流中,陈柔焰回顾了光谷建设公司与“中国光谷”同频共振、携手共进的发展历程,特别强调光谷建设公司成为东湖高新区建设领域排头兵和主力军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得到武汉市政院的大力支持与专业配合。面向未来发展,陈柔焰提出,双方既要巩固传统业务领域的合作基础,更要积极探索新兴业务领域的深度协作。同时,她也希望武汉市政院在
在武汉市江夏区鸽子山片区的云景山项目现场,武汉市政院勘察设计团队面对“超深矿坑填方+岩溶”这一工程地质难题,通过勘察技术集成与勘探工艺革新,成功突破传统勘察手段的技术瓶颈,不仅为这片因历史开采形成的废弃矿坑扫清了安全再利用的地质障碍,更打造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工程勘察的“武汉标准”,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范式。 拟建项目效果图 地质“拦路虎” 百米超深填方与岩溶隐患的双重考验 揭露&qu